关于组织开展南京市第四届、浦口区三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资源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稚园,职业中专,特殊学校:
为提高一线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推进优质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助长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提升教教学质量与效益,经研究,决定举办浦口区三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资源征集活动。现将连带须知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本次微课竞赛活动,旨在创新教师研修形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助长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高教教学质量与效益。同时,采用竞赛的形式探索资源建设的新模式,选取美术学科看成试点学科。
二、参赛对象
全区普通中小学、幼稚园、职业中专,特殊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人员均可参加本次竞赛。本次竞赛采取线上申报和线下评比的方式。2017年9月20日起,参赛人员可以登录“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平台,上传作品。微课平台帐号与上报作品的方法之后续通知为准,连带活动的言之有物操作渴求请关注“浦口区微课交流群”(群号372510973)。
三、竞赛组织
成立浦口区三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执委会,统筹、指导本次微课竞赛活动。执委会办公室设在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资源处,言之有物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
四、竞赛管理
1.各校在鼓励广大教师自由参赛的同时,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和连带《课程标准》等进行系统设计、任务分解,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系统性学习资源。
2.每校参赛作品不得少于10件,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不超过2件。每件作品署名最多2人(美术学科渴求详见附件3)。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蚀他人著作权。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不良信息内容,责任自负、取消参赛资格并通知所在单位。
3.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教师一旦参赛视同授权市教局及其授权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参赛作品将择优向教师免费开放。
4.竞赛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为原则,参赛作品的上传、评比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参赛作品上传竞赛平台后,区发展中心将组织相关专家在平台上进行评比,评选出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进步奖若干,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比。微课竞赛附识及流程详见附件1,微课竞赛评审平整详见附件2。
5.今年内项竞赛将从美术学科入手,逐步试行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的新模式,市级评审将遴选优秀作品收入南京教资源库,并向作者颁发数字教资源入库证书。
6.参赛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传作品成功后,还需将参赛作品通过邮件报送至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资源处。报送邮箱:24047292@qq.com。上报作品,按“区+学校+学科+姓名”格式写明。
7.未尽事宜请与区教师发展中心关联。关联人:尹富磊,关联电话:58531895;微课平台技术帮腔关联人:李杰,关联电话:15951643047;连带竞赛活动最新信息,请关注“浦口区微课交流群”(群号372510973)、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pkjx.com/)。
附件:
1.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资源征集活动附识及流程
2.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资源征集活动评分平整
3.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资源征集活动美术学科参赛方法
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7年9月7日
附件1
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
资源征集活动附识及流程
一、竞赛附识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笔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扶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助长专业发展。
参赛内容应以教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自选内容,精心开课,充分、有理地运用各种现代教技术设备及手段,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为5-8分钟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作品创作附识公文、作品附件等辅助材料。
本次微课比赛作品包含:微课视频、作品创作附识、附件等,作品上传方法请登录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平台,言之有物操作步骤请参考平台上的使用附识和扶助文档。
1.教学视频制作渴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有理、声音清楚,吻合中中学生认知规律。微课视频片头应显得学科、教材版本、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根据言之有物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渴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上传的视频文件技术参数如下:
类型 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以动态画面为主的视频 用录屏软件、PPT等电脑软件制作的以静态画面为主的视频
比特率 3M 400k
帧速率 25帧 15帧或25帧
视频格式 MP4
时间长度 10分钟以内
文件大小 不大于300M
分说率 720×576、1280×720或1920×1080三种分说率均可
2.作品创作附识填写渴求
用于扶助使用者清晰了解“微课”资源的知背景与要解决的教学疑案,包括:
(1)微课作音名称和附识
提供参加本次竞赛的微课作品的名称和简要附识。
(2)教学需求分析
①适用对象分析: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或技能。
②学习内容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点,以及该知点在学科课程知中的作用与地位。
③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扶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疑案,达到什么目标。
(3)教学过程设计
附识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帮腔、言之有物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需要特别附识的教师指引语。
(4)学习指导
(5)配套学习资料
(6)制作技术附识
参赛教师需登录http://wkds.nje.cn,载入作品创作附识文档沙盘,填写完毕后按渴求上传至竞赛平台。
3.附件渴求
围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为教师(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资料。
附件采用压缩包形式上传,文件格式为ZIP或RAR,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B。
二、竞赛流程
比赛分申报、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1.申报阶段(2017年9月10日-10月20日)
(1)组织动员。各区、市直属学校动员教师参赛,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制作微课。
(2)申报参赛。参赛教师登录http://wkds.nje.cn,投入“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按竞赛渴求上传作品,按“区+学校+学科+姓名”格式写明。
2.复赛阶段(2017年10月21日-11月10日)
复赛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在平台上进行评比,评选出区微课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进步奖,并推荐200部作品参加全市的比赛(其中,高国学科作品与美术学科作品不包含在内)。
推荐作品数量详见下表:
年段 数量
学前教、特殊教 40
小学 100
初中 60
高中 不占用200个作音名额
3.决赛阶段(2017年11月11日-11月30日)
决赛由市教局组织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数量分别占上报作品总数的10%、20%、30%(美术作品获奖比例参照附件2)。另设进步奖5名,将由竞赛平台根据各区获奖情形自动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未获奖分值,分别为7、5、3、1)。同时遴选出学科教学资源征集名单中的美术作品。
2018年1月,市电教馆将召集部分获奖作者,邀请教学及技术专家对其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完竣修改后市电教馆统一将优秀作品上传至微课网。
附件2
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学科教学资源
征集活动评分平整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附识 |
主题 与 内容 (25分) |
选题简明 (10分) |
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看成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
重点突出 (10分) |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疑案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
|
内容科学 (5分) |
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
|
设计 与 安排 (25分) |
设计有理 (10分) |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吻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方法适当 (10分) |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有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
|
形式新颖 (5分) |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
|
抒发 与 讲解 (20分) |
语言清晰 (10分) |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
抒发形象 (10分) |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示指引性强。 |
|
技术 与 规范 (20分) |
技术规范 (15分) |
①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有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微课视频片头应显得学科、教材版本、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②作品附识创作文档应包括:微课作音名称和附识、教学需求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指导、配套学习资料、制作技术附识等。 |
结构完整 (5分) |
作品除包含微课视频,还包含较全面的辅助扩展资料:如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 |
|
效果 与 评价 (10分) |
目标达成 (10分) |
能完竣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疑案。 |
附件3
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暨
学科教学资源征集活动美术学科参赛方法
一、竞赛目的
采用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的形式探索资源建设的新模式,选取美术学科看成试点学科,逐步建立南京市学科资源征集的新方法,在敬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指导纲要)的前提下,重点打造模块化的特色数字教资源。
二、参赛对象
南京市小学、初中、高中各年段美术教师。
三、参赛渴求
1.本次微课竞赛不再接受单一上报的美术类微课作品。
2.教师根据市电教馆提供的美术学科选题范围,自行确定微课主题。
3.每个微课主题最少包括内容相关的三节系列微课视频、相关教学设计(或设计脚本) 、设计附识(使用附识)及课后练习。
四、选题范围
美术学科选题范围依据《义务教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美术四大学习领域的划分方法,请在二级范围中确定微课主题。
一级范围 |
二级范围 |
“造型·表现” |
造型要素、组织原理: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肌理、质感、色彩、构图等 |
表现方法:描绘、雕塑、拓印、剪纸等 |
|
“设计·应用” |
现代设计基础: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 |
传统工艺美术:基础图案、非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结工艺、纤维工艺、纸工艺、泥塑和陶艺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 |
|
“欣赏·评述” |
欣赏:美术、动画、摄影、书法、雕塑、泥塑、剪纸、建筑、设计、篆刻 |
评述:美术、动画、摄影、书法、雕塑、泥塑、剪纸、建筑、设计、篆刻 |
|
“综·探索” |
美术各学习领域相融合 |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
|
美术与社会过活相关联 |
五、参赛管理
1.各区、直属校上报吻合渴求的美术系列微课数量不限。
2.上交美术系列微课最多可以填报3位作者。
3.市级评审按照20%、30%、40%设立一、二、三等奖,同时遴选、收录部分优秀气术作品,并向作者发放教资源入库证书。